新闻中心
NEWS
媒体报道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报道
能源转型有序推进 折射经济发展浓浓绿意
2024-11-25 来源:人民网
近年来,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步伐持续加快,不断突破新型储能技术,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,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,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10月底,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.9亿千瓦,同比增长14.5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.9亿千瓦,同比增长48.0%;风电装机容量约4.9亿千瓦,同比增长20.3%。
近期印发的《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提出,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要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,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,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
今年以来,各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稳步推进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.1亿千瓦,同比增长21%,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%。其中,水电新增797万千瓦,风电新增3912万千瓦,太阳能发电新增1.61亿千瓦,生物质发电新增137万千瓦,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突破2亿千瓦,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迈入新台阶。
在新疆,尼勒克风电光伏项目首期200万千瓦光伏成功并网,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0万千瓦,包括320万千瓦光伏及80万千瓦风电,每年可提供80亿度清洁电力,节约原煤229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6万吨,并且还采用“板上发电、板下牧羊”的光牧互补模式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;在福建,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,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,项目全面投产后年设计上网电量可超16亿千瓦时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0万吨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6万吨。
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的同时,也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。河北某钢铁公司建设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,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氢气,通过氢气直接还原铁的新工艺,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。在上海某港口物料运输中,其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集装车的动力,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。
业内专家建议,要积极引导工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、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,强化工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发展,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,推广可再生能源中低温热利用,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。
与此同时,技术创新也是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。近年来,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,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、风力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、储能技术的不断改进,这些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依托煤电项目,采取风能、太阳能、火电、光热等多类型能源相互补充发电,结合储能技术的调峰调频,充分发挥了火电和储能设施的调节能力,极大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度;上海老港再生能源中心通过对干垃圾进行焚烧产生电能,一个抓斗一次抓取10吨垃圾,焚烧后相当于能产5500度的电,节约4吨的煤,湿垃圾则经过加工分离出毛油,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,剩下的残料发酵后产沼气用于发电,日均发电31万度。
“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需要与传统能源系统进行集成,形成灵活、高效的能源系统。”上述专家表示,要解决好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,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,大力发展储能技术、需求响应技术、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,更好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问题。